“老师,我的孩子能上普通小学吗?” 这是很多自闭症儿童家长z关心的问题。随着 “融合教育” 理念的推广,越来越多自闭症儿童走进普通校园,但 “能上学” 不代表 “能适应”—— 他们需要的不只是 “包容” 的态度,还有 “适切的支持”。
在普通课堂上,自闭症儿童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:注意力不集中,容易被窗外的小鸟或同学的笔声吸引;无法理解老师的 “隐性要求”,比如 “把东西收拾好”,他们可能不知道 “收拾” 具体要做什么;遇到突发情况(比如上课铃突然响),可能会情绪失控哭闹。这些问题不是 “孩子不听话”,而是他们的能力暂时无法适应课堂环境。
融合教育需要学校、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。对老师来说,可以用 “视觉提示” 帮孩子理解规则,比如在课桌上贴 “上课坐好”“举手发言” 的图片;对同学来说,可以通过 “同伴帮扶” 的方式,比如教孩子怎么排队、怎么分享玩具;对学校来说,需要配备专业的资源教师,当孩子情绪失控时,能及时提供帮助。
去年,上海某小学的 “星星小队” 火了 —— 班里的同学自发组成小队,陪自闭症同学小明一起吃饭、一起上体育课,还帮他记作业。在同学们的帮助下,小明不仅适应了校园生活,还学会了主动和人打招呼。这个例子告诉我们:当学校给自闭症儿童足够的支持,他们也能在普通校园里发光发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