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幼儿园的角落里,5 岁的乐乐正独自拼积木,其他小朋友邀请他一起玩 “过家家”,他却把头扭向一边 —— 这是自闭症儿童社交的常见场景。对他们来说,理解 “分享”“合作”“共情” 这些社交概念,比学习认字数数难得多。
自闭症儿童的社交障碍,本质上是 “社交信号解读能力” 的缺失。当小朋友皱着眉头说 “我不喜欢你这样”,乐乐可能无法理解这是 “生气” 的信号;当同伴因为玩具被抢而哭,他可能不知道 “安慰” 是什么意思。所以,教自闭症儿童社交,不能只说 “你要跟小朋友好好玩”,而是要把抽象的社交规则拆成具体的步骤。
比如,教 “分享玩具” 可以分三步:第一步,家长拿着孩子喜欢的玩具,说 “妈妈玩一下,然后给你”;第二步,让孩子拿着玩具递给家长,家长立刻说 “谢谢,现在还给你”;第三步,再引导孩子把玩具递给其他小朋友,并用语言鼓励他。这个过程可能需要重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,但每一次成功的尝试,都是孩子社交能力的进步。
很多人觉得自闭症儿童 “不想交朋友”,但其实他们只是不知道怎么交。当我们用耐心帮他们拆解社交的 “密码”,或许会发现,他们也渴望和小伙伴一起笑、一起玩 —— 只是需要有人慢慢教他们 “怎么走进别人的世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