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心理治疗
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变他们不适当的认知、思考习惯及行为习惯,最终改善焦虑抑郁情绪,降低 自 杀 风险。常用的有认知行为治疗、人际心理治疗、家庭治疗、沙盘治疗等。轻中度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可单独使用心理治疗,个体和青少年团体心理治疗。
#药物治疗
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咨询专 业医生进行药物治疗。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常选用选择性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,常用药物有盐酸舍 曲 林、草酸艾司 西 酞 普 兰、西 酞 普 兰、马来酸氟伏沙明等。药物治疗阶段父母需要定期带患儿复诊,以便及时观察药物耐受情况及病情变化。
#非药物治疗
物理治疗中,重复经颅磁刺激(rTMS)是一种无创、安全、有效的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,其通过产生快速变化的磁场穿过头皮和颅骨,直接作用在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,引发神经元的放电,从而改变这个区域的神经活动,进而改变神经结构,影响大脑神经功能和神经调控,达到治疗效果。可用于焦虑、抑郁、 失 眠 等疾病的临床治疗。此外,积极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分泌 多 巴 胺 等神经递质,对情绪调节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。
但无论是哪种治疗,都需在咨询专 业医生后进行。而目前,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已开设“青少年心理专科门诊”,可提供个体心理治疗、青少年团体心理治疗和针对父母的团体心理辅导等治疗手段,帮助受情绪困扰的儿童青少年。
✎ 家长应该怎么做?
面对孩子的情绪障碍问题,家长应如何应对?家长首先需要保持冷静、理解和共情,避免责备或忽视孩子的感受。应积极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,给予关爱和支持。同时,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寻求专 业的心理健康服务,如心理咨询或必要的药物治疗,并与学校和医生等专 业人员合作,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。
此外,家长还可以在家庭中营造积极健康的氛围,通过改善家庭沟通和教养方式,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应对策略,减轻其情绪压力。重要的是,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,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,与孩子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,共同成长。